《江湖行》:水浒题材游戏体验记
去年清明回老家,在堂屋翻到本泛黄的《水浒传》,封面早被虫蛀得千疮百孔。摸着那些熟悉的名字——豹子头林冲雪夜上梁山、花和尚倒拔垂杨柳、武松醉打蒋门神,突然就想:要是能钻进书里当回好汉该多痛快!没想到今年真让我找着了这么个《江湖行》的水浒题材游戏。
一、穿上好汉的草鞋
刚进游戏那会儿,我在汴京城的酒楼里转悠,店小二端着托盘从身边擦过,酒香混着汗味扑面而来。游戏里每个NPC都像活人似的,卖炊饼的武大郎会跟人抱怨"三寸丁"的绰号,高衙内骑着马招摇过市时,街边小贩都会缩着脖子往后躲。
1. 角色活过来了
- 选林冲开局时,系统直接把我丢进飘雪的野猪林。耳边是解差阴阳怪气的"教头走稳喽",手里的花枪冻得粘手,这时候才懂什么叫"男儿有泪不轻弹"
- 扮演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,毛笔悬在半空迟迟落不下去——游戏里的墨汁会随手腕颤抖晕开,真怕写重了引来官兵
初始属性 | 林冲 | 武松 | 鲁智深 |
武艺值 | 88(枪法专精) | 95(拳脚专精) | 92(力量专精) |
义气值 | 70 | 85 | 90 |
二、十八般武艺得从头练
游戏里的武学系统讲究"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"。有次跟着阮氏三兄弟学打渔,鱼没捞着半条,倒是在水泊里泡了三时辰——原来这游戏连划船都要考究腰马合一的力道。
2. 真功夫要见血
- 跟杨志学刀法,得先在汴河码头扛三天盐包
- 李逵教板斧前,非要你先喝完十八碗村醪酒
- 最要命是跟张清练飞石,我砸坏过七家客栈的窗户
记得有回跟九纹龙史进组队,他教我使枪时说:"兄弟瞧好,这招白蛇吐信得往膻中穴点,就像当年王教头教我那样。"游戏里的招式动作都是照着《纪效新书》复原的,耍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。
三、聚义厅里认兄弟
要说这游戏最妙的,还是遇上五湖四海的玩家。上个月在景阳冈酒肆,碰见个扮作酒保的玩家冲我眨眼:"客官,三碗不过冈的规矩要不要破?"结果我俩真就醉醺醺地摸黑上山打老虎。
3. 江湖规矩自己定
- 劫生辰纲得凑够七个不同职业的玩家
- 帮派火并时可以用蒙汗药偷袭
- 在快活林开赌坊要打点好官差
有次我们帮派「浪里白条」跟「霹雳火」抢水泊地盘,两边足足打了三天三夜。最后是帮里的小厨娘想了个损招——往对方战船扔了二十坛子臭豆腐,愣是把人熏跑了。
四、好汉也得过日子
游戏里的市井生活比打仗还有意思。清明那天,我在郓城县帮阎婆惜绣过纸鸢;大雪封山时,跟顾大嫂学腌过酸菜。最难忘是跟浪子燕青逛勾栏,他抱着三弦琴教我唱小曲:"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..."
前些日子游戏更新了「招安」剧情,聚义厅里吵得不可开交。我扮演的林冲默默擦拭着枪头,看着昔日兄弟争得面红耳赤,忽然想起那年风雪山神庙的火光,枪尖上的寒芒似乎更冷了几分。
窗外的蝉鸣突然响起来,我才发现自己在电脑前坐了五个时辰。摸着发烫的键盘,恍惚间又闻到梁山泊的芦苇香。嘿,兄弟,要是在游戏里碰见个使朴刀的糙汉子,说不定就是我扮的刘唐呢...